曲靖青年流行“摆烂式”徒步新趋势

发表时间: 2024-04-07 18:32

【版权声明】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【开屏新闻】所有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“在上班和上进之间,年轻人选择了上山”。继飞盘、腰旗橄榄球爆火后,云南曲靖的年轻人又爱上了徒步。近来,曲靖徒步运动不断升温,在各大社交平台上,有关徒步的照片经常在周末刷屏。越来越多人走进大自然,松弛式寻找与自然亲近的体验。

徒步热来袭,运动观景两不误

为什么这项运动火起来了?究竟戳中了年轻人的哪些需求?连日来,春城晚报-开屏新闻记者深入采访了部分资深玩家,为大家一一解答。

有人说徒步是一场纯粹的旅行,每一秒都在超越上一秒的自己;有人说喜欢那种双脚已经快走废了,身边的景色依旧绵延的感觉;有人说徒步能自我蜕变、不断突破、充实阅历,结交更多的朋友;还有人说不为别的,就为那口新鲜空气。

周六早上,在曲靖会堂门口你总能看到一群身着冲锋衣、背着登山包,还带着登山杖的人。大巴一到,他们便鱼贯上车。傍晚时分,这群人又会拖着肌肉酸痛的双腿回到出发地。

他们就是曲靖日渐壮大的“徒步一族”。每次长达五六小时、10多公里的山间行走,让他们在微信运动步数排行榜的名次居高不下,成为家人和同事眼中,周末去山里找罪受的“异类”。

上周六,曲靖某单位的“00后”职工张琪与10多名徒步爱好者组团前往曲靖城边的潇湘小古城林道,开启全长12公里的徒步活动。“徒步不仅可以亲近自然、观赏风景,还能锻炼身体,挺不错的。”张琪告诉记者,自己平时周末有空就会和同事出来徒步,“今年我已经去了虎跳峡等地徒步。”

90后95后成徒步主力

90后的熊建和刘玉就是曲靖爬山徒步大军中的一员,也是曲靖Maverick徒步群的主理人。一开始他们只是自己奔赴山海,后来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当起公益领队。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3个群,他们组织起来的徒步队伍“Maverick徒步”仍在不断壮大,其中近乎一半以上的队员都是从徒步小白跟着他们变成了翻山老手。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周末、假期时光,在他们的带领下投注到山野、自然。

“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,工作日都是在办公室里一坐坐一周,到了周末或者假期,可能就很需要一个放松的机会,开启‘摆烂式’的徒步之旅。”熊建觉得,和去商场或者健身房等城区的娱乐场所不同,户外的环境更加纯粹,山里很多路段手机常常信号微弱,来自外界的信息不得不被屏蔽。这个时候,就可以制造一个真正放空自己,不被打扰的环境。

“比如我们上午9:00进山之后可能到下午4:00才能出山,在这7个小时之内,我可以放下其他的所有事情,只专注脚下的路和眼前的风景。想着要如何通过努力挑战自己翻过一个个山头,出汗跑山。”在熊建的感受当中,这个大自然无偿赠予的场地里,那些平日里的烦恼,这一刻可以真正抽离,是一场沉浸式的山野之旅,“大汗淋漓的体能发泄之后,新的一周工作上也会感觉有了新的活力。”

熊建告诉记者,团队徒步过程中的社交氛围是他最喜欢的,群内的成员年龄大多都在18岁到40岁之间。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在“山外”的经历千姿百态。“中途吃饭的时候或者停下来休息的时候,大家每次都能聊不同的话题,讲不同的故事。”熊建觉得尽管大家之前都是陌生的,但在这个环境下,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会变得简单起来。“虽然作为领队,是我在帮助大家完成户外的行程,可这个过程中,我也收获了很多,社交圈和知识面都得到拓展。”

想当驴友?这些风险先了解下……

虽然徒步的魅力让人沉迷,但驴友们徒步时遇到各种意外的事情屡屡发生,也让人对这项运动的安全性产生质疑。

对于风险方面的问题,熊建表示,自己这两年也见到过很多次危险情况。“我们出发前都会把准备工作做足,过程中也没有谁会擅自行动。大家都会听领队的指令,遇到困难相互帮助。领队会教大家一些必备的户外应急知识,享受徒步的快乐,安全出发和返程。”

一些人不考虑自身条件,盲目尝试,表面上看似徒步山野,实际上是以探险者人身安全向大自然挑战。建议户外萌新们,最好选择一些比较平缓,且保护、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的目的地,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,遇到危险要及时求救。

“其实,在户外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。一些人盲目自信,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。建议想要尝试或者热爱徒步的朋友,在进入野外环境前,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。”熊建表示,建议最好跟着专业领队或有经验的人群结伴而行,不要轻易去尝试陌生路线或高难度的环境,不可盲目追求超越自我、挑战自然的活动。带着一颗对自己负责,也对别人负责的心,避开各种“徒步隐患”上路,如此才能在户外真正去发现和享受徒步的魅力与快乐。

春城晚报-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文 受访者供图

一审 熊波

责任编辑 易科彦

责任校对 何丹

主编 何晓宇

终审 副总编辑 王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