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钓为何不再上鱼?从鱼自身找答案

发表时间: 2022-07-07 17:20

小暑节气到来,代表着盛夏的开始,天气逐渐炎热,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,就是白天钓得还可以,等到天一黑,鱼儿就停口了。

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到底该如何解决?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。

温度变化

白天有口,一到夜晚鱼儿却停口了,其实是鱼的觅食区域发生了变化。

白天太阳暴晒下,表层水温迅速升高,鱼儿往往在距离岸边较远的深浅交接处、甚至更深的地方“避暑”,那里的温度更适宜,我们也会钓深钓远。

天一黑,水面的水草青苔等食物丰富,昆虫也比较活跃,鱼儿都喜欢起伏、靠边来觅食,底层的鲫鱼鲤鱼也游到较浅的地方,“窗口期”到了,就很容易停口。

在不流动的水域,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。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多,水温下降,鱼才会去下底觅食。

鱼有逆流而上的习性,在流动的水域,会集中往含氧量高的上游处,也会遇到天黑就停口的现象。

钓鱼不能死守一个地方,遇到天黑就停口,要主动换钓位去找鱼,去经常有钓鱼人作钓的老钓位,不钓太深,最好是旁边还有一些障碍物可供鱼类躲避的地方。

饵料味型状态

夏季普遍气温水温较高,白天闷热气压低,饵料多用谷物本味或者清香味型,还会用到麦粒和玉米,避小杂鱼,小中取大。

到了天黑,水体食物丰富,鱼儿在浅水处不缺吃的,昼夜温差大时,还会发现水面起雾的现象,水中溶氧量不足,这个时候也会有停口现象发生

针对鱼不开口,我们晚上可以用得腥一点,适当加一些浓腥等味型大的饵料,刚开始还可以加大雾化,更容易招到鱼进窝。

如果是从白天钓到了晚上,也检查一下饵团是不是开制时间过长,状态有变化了。夏日阳光暴晒,饵团会失去原有水分,最好用干净毛巾打湿后遮盖在饵料盆上。

在钓鱼过程中也要避免随手揉搓饵团,每次揉搓都相当于二次开饵,揉搓太多,饵料基本就没法用了。

发窝时间

自然水域钓鱼,地域较广,鱼比较分散,短时间内很难将鱼聚集到一起,需要提前打窝,把鱼给引到窝子里来。

麦粒、酒米这类窝料,发窝时间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,而玉米花生这类窝料打窝则需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发窝。

白天用长竿,作钓的同时顺便打点窝子,晚上换短一点的竿子斜着打,迎合鱼的习性,效果会比较好。

准备夜钓的钓友,往往会在下午三点到五点时,到钓点提前做窝,等到五六点钟傍晚时分,鱼类慢慢出来觅食,刚好发窝诱鱼。

最好不要打完窝直接就钓,容易没口,也容易被小白条闹,等一两个小时再去作钓,渔获肯定会更多。

钓法改变

天黑没口,也需要适当改变钓法,这时候行程要好,可以采用飞铅钓,加长钩饵下沉的过程,给鱼更多的机会发现饵料,实现动态诱鱼的效果。

遇到阴漂现象,有小顿口没有大顿口,提竿不中鱼时,这时需要检查下水底是否有不平的情况,线组是否和浮漂吃铅搭配合适。

抛竿时也要注意不抛满竿,抛个七八分,往回带一下竿子,压一下风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