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阳区古运河:蔡河与惠民河的漕运历史

发表时间: 2021-01-01 12:12

时代变迁,王朝更迭。如今千年淮阳古运河虽然清波无寻,但是遗址犹在,因蔡河的脉动而生长勃兴的中原水城——淮阳,却在宏阔的历史进程中几经兴衰,给我们展示漕运时代淡退与江海开放时代崛起的悠远轨迹。

蔡河历史和北宋的国祚息息相关,最浓墨重彩的部分,还是北宋最繁华鼎盛的时代。北宋朝廷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础上,先后开凿、疏浚汴河、惠民河、广济渠,连同黄河,并称“漕运四渠”,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向四围辐射的人工水运交通网。宋太宗太平天国元年(976年),时任陈蔡都巡检使的符昭愿(淮阳人),率兵卒丁夫西起颍水自合流镇东,开河抵长平镇,把颍水与蔡水沟通。真宗、仁宗时期,对这一工程进行了重修。

说到符昭愿,有一段题外话。这位“继承三王圣贤,效仿三后友悌,富贵却不骄傲,谦恭又有礼仪”历经四朝元老的符昭愿,确实是历史长河中难得一见的牛人一枚。史载,他在知并州期间,治理太原地区战乱带来的创伤,安抚百姓,发展生产,充实粮仓,在晋阳城旧址北25公里的唐明镇首建太原城。据他的墓志铭记载,他“幼时身居高位,晚年节度封号”,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善始善终的功勋元老。

据《宋史·河渠志》记载,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“于大流堰穿渠,置二斗门,引沙河以漕京师”,即是引合流镇南的沙河入颍河,再沿已开的合流镇至长平镇的渠道入蔡河。天圣二年(1024年)二月,“重修许州合流镇大河堰斗门,创开减水河通漕”。继续利用颍河通蔡河,对原有渠道工程进行重修。这是自战国鸿沟开凿以来,沙颍河流域最大的一次人工改造工程,并且使用的时间较长,1071年七月,苏轼离开汴京前往陈州,舟行途中还作诗“颍水非汉水,亦作蒲萄绿”,可见当时济蔡的为颍水。

清明上河图反应的宋代航运

放眼蔡河两岸,土地肥沃,宜谷宜麦,辅以水运舟车通达,豫东平原日渐繁荣,进而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。宋时的运河被视为立国之本和京城命脉。为更大程度地满足漕运水位需要,在惠民河上开始设置斗门,调节水量和控制舟楫往来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犹以其浅涸,故植木横栈,栈为水之节,启闭以时”,用简易的蓄水木结构的节制闸控制河水,算得上当时解决河枯水浅航行困难的良策,被普遍使用。《汴京遗迹》(卷七)说,“惠济闸在陈州门外,……俱为蔡河而设。”1071年苏轼赴陈所作“船留村市闹,闸发寒波涨”就是对当时简易船闸的真实写照。

农耕文明时代,一座城市的崛起与兴盛需要诸多要素,而其中天时、地利是不可或缺的。有了充沛的水源,畅通的航道,大量粮食和钱帛盐茶、薪炭等物资由惠民河直运京师开封,惠民河漕运也迎来发展的春天。《宋史·史货志》载,开宝五年(972年),“率汴、蔡两河公私船运江、淮米数十万石,以给兵食”。太平天国六年(981年),惠民河漕运数额增为“粟四十万石,菽二十万石”。景德四年(1007年),漕运“上供年额”定“惠民河六十万石”。治平二年(1065年),惠民河“漕运至京师”的数额为“二十六万七千石”。这条漕道为输纳京西及淮南二路物资,巩固中央集权,活跃京畿贸易,促进经济发展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
宋代惠民河示意图

漕运、盐业,这些依托于古运河交通要津的产业集聚,有力地带动了陈州、朱仙镇等沿河中小城市的繁荣发展。但是,在惠民河漕运繁荣的背后,陈州一带却为之承受着洪水频发的灾难。由于扩大了惠民河的水源,众多的河流汇入了颍河,每当夏秋之间汛期到来时,颍河洪水暴涨,使地势低洼的陈州一带溢流成灾。这也促成了陈州城内抬城基,中间取土,外筑高堰的局面,在北宋初具雏形,金代晚期形成淮阳万亩龙湖的原因。

北宋末年,中原航运网逐渐衰落,靖康元年(1125年)金兵入侵,中原漕运不通。北宋亡于金后,南宋偏安一隅,中原一带战事不断,惠民河等中原漕运通道昔日水运盛况不再,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又一次南下逼近的金军,在滑州(今河南滑县)掘开黄河大堤,结果未能阻挡住金人,却开启了人为借力黄河决口的恶例。此后的65年间,黄河入淮8次,平均每8年一次。

命运多舛,世事无常。频发的战争与黄河决堤的洪水,再次阻碍了开封、陈州等城市的繁荣发展。古老的河流在胡马悲鸣、铁血残阳中呜咽…….繁荣的大梁(开封)又一次在无尽的悲怆中衰落了。

黄河改道后,入淮通道迁移不定,或泗水、或涡水、或颖水,到元代蔡河已淤为悬河,明以后屡为黄河决流所夺。直到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至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总理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四次主持治河工程,才彻底扭转了黄河下游河道“忽东忽西,靡有定向”的混乱局面。但蔡河大部分河道已经淤塞,部分已无迹可寻,开封间故道尽归填淤,仅残存淮阳以下入颍一段。

《顺治十七年陈州志》记载,淮阳段蔡河“明初犹置七闸,以通舟楫,其渠自州城西北,迳太昊陵前而东,至护城堤东北隅,折而南受七里河水,又南合于枯河,东南迳冯唐店西,又东南至鲁台集,南合黄河故道,又东南至故项城县西注颖,即大北关之河也。以上引蔡水,故亦名蔡河。”《乾隆十二年陈州府志》又载,“乾隆九年浚。”这说明蔡河在淮阳城通往颍河的这一段,明初乃至乾隆年间通过船闸,依然发挥着航运的作用。


虽然淮阳段蔡河在明清(乾隆)时仍通舟楫,但往上已然断流,无法和黄河再行有效连通。加之宋末以来,历经宋、金、元长期战乱,黄河河道变迁剧烈,洪水灾害频仍。华北一带经济萧条,粮食物资贫乏,元京都百万人口和京畿大量驻军的生活供给,都须从南方运来,重整南北运河已势在必行。为了尽快堵塞黄河决口,使会通河免遭破坏,至正十一年(公元1351年),朝廷力排众议,以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,征发河南、山东15万民工与2万士兵,开始了浩大的治河工程。

贾鲁采取疏浚和堵塞并举的方法,并首次采用沉船法,最终堵住了决口,黄河洪水对会通河的威胁得以解除。为了重新沟通东南漕运,在汴、蔡河流的基础上,开通了贾鲁河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,黄河在开封北面的仪塘湾决口,汴、蔡河流相继淤塞。江淮漕路断绝。加上开封以西的京、索、郑诸水的不能宣泄,为害甚大,为了开通漕路并宣泄沥涝,工程尚书、总治河防使贾鲁主持疏通汴河、蔡河,挽黄河向东南流,从今兰考县东流出,经商丘北至徐州入泗,由泗入淮。


当战争的硝烟散去,漕运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能再次凸显出来。到了明代,一度衰落的开封重新崛起成为中原地区最繁华的城市,“势若两京”,“大梁(开封)为中原上腆,北咽神京,南控八省,商车市舶,鳞次而至大梁门外,联轴接捆,旅邸栉比,居然一都会。”明正统十三年(1448年),黄河决荥泽孙家渡口(今郑州西北)。弘治间,都御史刘大夏等人从孙家渡引黄河水东南流,沿宋代汴水的上游,下接蔡河故道,经郑州北、中牟县入开封,下接西蔡河故道,经朱仙镇、入尉氏,由白潭入扶沟县,接东蔡河故道,至周口市川汇区汇入颍水。这条明清时期繁盛,等于淮阳这一段原蔡运河的位置西迁了二、三十公里,替代了黄淮间漕运中枢之一淮阳的地位,带来了现代周口的运河,并非完全由贾鲁所开,但此之前,贾鲁曾主持疏浚过汴、蔡等河段,后人纪念,全段被称为贾鲁河。

清乾隆、嘉庆之前(清代贾鲁河的上游不接黄河,而是以京、索、须水为源),贾鲁河深、广(宽约30米,深约6米),舟楫如林,为南北漕运干线,江淮物资除由海运转输华北外,一部分由长江入淮,溯贾鲁河,至黄河流域的华北各地。


清朝更多的是延续了明朝闭关自守的模式。怡然地坐拥着运河漕运带来的繁华与富足。而当一个国家狭隘地沉浸在所属地域的视野中,固守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空间,必然会丧失辉煌的未来,所不同的只是时间长度而已。乾、嘉以后,因黄河决口泛滥,贾鲁河淤塞严重,加上海运的发展,会通河的开通,南北交通逐渐不走贾鲁河。清末铁路开通,交通地理形势大变,贾鲁河终于废弃。今天的贾鲁河,是1938年黄河决园口后,经疏浚而成的新道。河道由扶沟县吕潭镇西改道至扶沟城东关,木帆船可驶至扶沟。清中晚期以后,伴随朝廷腐败、官吏贪腐,漕运由治而乱,衰像已现。至清末,国家内忧外患,黄河形势日趋恶化,运河漕运基本中断。


道光二十一年(1841),黄河再次决堤,水淹开封城达八个月之久。到了道光二十三年(1843),黄河又决堤冲毁了开封复兴的希望所在——朱仙镇。致使贾鲁河“河身淤成平陆,河身以上又淤高丈许,朱仙镇民房冲去大半。”朱仙镇被黄河冲毁后,周家口(今周口市)仍然通过颖河,勉强维系着与江淮地区的联系,但随着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时期航海时代的到来,即使是一度风光数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沿线,也逐渐沉寂了下来。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。至此,清代通州学正尹澍笔下“天际沙明帆正悬,翩翩遥望影相连。漕艇贾舶如云集,万国鹈航满潞川”的漕运盛景不复存在,沦为回忆。


建国初,省、地交通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民工治理河道,恢复通航。1958年,扶沟县城北关修建一座17孔拦河闸,航运从此中断。但周口因航运已成中州四大名镇之一,且尚有沙颖河通航之利,现在依然为能通江达海的河南唯一的内陆港。


对于古运河乃至开封的陨落,在1923年,曾到河南开封等地的康有为就非常感慨。后来,他写了一幅对联:“东京梦华销尽,徒叹城郭犹是,人民已非。中天台观高寒,但见白日悠悠,黄河滚滚。”那个曾经承载着无数往事的鸿沟乃至古蔡河,早已辉煌不再。


历史没有如果,时光不能倒流。沧桑的故事和唏嘘的怀旧,总是来自岁月流过的痕迹。明万历四年《修羲皇陵庙记》:“太昊陵在今陈州之西北三里……蔡水经其前东汇为池,即白龟献瑞处。”橹摇帆过、桨声灯影,古庙巍峨、龙湖浩荡……梦里画面,依稀可辨。两千多年以来,蔡水在太昊陵前缓缓而过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成为黄淮之间的纽带,见证着黄河文明的兴衰繁盛,多少像秦始皇、刘邦、项羽、汲黯、苏轼、文同那样的英雄豪杰、文人政客、才子佳人在这条已经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运河上,留下了无数金戈铁马、悲欢离合的故事。

他们的脚印消失在何处?他们的身影飘逝于何时?也许,那些铿锵有力的诗句依旧还飘荡在龙湖万顷的碧波之上。悠悠千古,浮云不变,不变的还有中华儿女追求强国理想、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追求不被列强欺辱,能够吐气扬眉屹立于世界的民族复兴梦。


每一段历史的河流,都有其沉积的文化底蕴。盛世中华,胸怀乡愁情结,呼吁保护残存的淮阳记忆,那些渐渐消逝的历史风烟,让人为之深深触动。抚今追昔之余,未知何言方能告慰悠悠往事和先贤尊者。谨以此文铭记历史,和朴实友好的淮阳人共勉。淮阳区人民欢迎朋友们闲暇时间前来游玩!


陵前古蔡水凝留,莫道峥嵘岁月悠。

梁惠开河通广济,项刘争霸裂鸿沟。

漕粮蒗荡迴樯密,骚客清渠吟赋稠。

青史丹心今犹在,云帆直挂济神州。

参考资料:《周口航运史话》,感谢常全欣先生。